位於台北公館附近的寶藏巖很多大台北居民可能都沒來過,台北市政府已將這裡發展成國際藝術村,於2010年開始營運,這裡不僅是一處歷史建築,也是結合藝術創意和人文精神的一個集散地!
它的名字就是由這間廟宇『寶藏巖』而來,沿著廟宇旁邊的小路步行而上,就可看到沿坡地而建的舊式眷村房子,這裡就是『寶藏巖國際藝術村』了!
2月23日那天造訪時,有市政府所辦的眷村美食展~麵麵俱到活動,有各式眷村麵食廠家進駐,每個場次開放100名免費體驗的活動,現場也有教一些我們這個年代小時候的童玩手作DIY,像是用筷子做成竹槍、報紙做成的棒球手套和球等,還有我小時候最喜歡和鄰居小朋友玩的跳房子,讓50、60年代的我們可以回憶起兒時!也讓小朋友們能接觸這些漸漸失傳的童玩活動!
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的地圖,上面有每一間工作室的門牌號碼和它目前展出內容,例如手作品、和電影相關的專門書籍等、這裡提供了國內外藝術創作者一個伸展的舞臺!
這裡房子是重新改建過的,仍有幾戶是當時眷村的舊住戶,現在仍住在這裡,牆上的春聯、門外的盆栽,石牆上所漆上的繽紛色彩,到處都讓人眼睛一亮!
這棟可愛建築很像小時的柑仔店,它是服務處,有提供語音導覽的活動!也可向其服務人員拿張這裡地圖,讓小朋友沿途參觀完蓋章哦!
猜的出這些漂亮的花球是用什麼做的?~~~答案是保麗龍
也許對年幼的孩子來說有些展出太過深奧!不過,沿著階梯攀沿而上,許許多多的巧思帶給孩子不一樣的視野!「哇!媽咪你看,燈泡裡有種植物也!」~~~誰說植物一定要種在盆栽or特定的容器裡呢!
這裡有家名字很吸引我的咖啡館『露比的點心茶會』,本想進去坐坐瞧瞧!可惜!當天沒營業,藝術家的随性由此可見!
緩緩步行而下,有些寧靜!一隻大黑狗愜意地躺在那休息!讓我好奇起40年前這裡眷村的景象,應該到處聞到飯菜香和喧嘩聲吧!
這面牆是不是太吸睛了!好有峇里島的渡假風!陰影層次很有空間感!不說的話,猜不出是一面牆吧!
這面牆也很特別吧!兒子問為什麼兔子額頭上有多一隻眼睛呢?~~~~~真是考倒為娘了!
寶藏巖這裡是不是很有特色呢!濃厚的藝術人文色彩和傳統眷村風貌相結合,是個能開拓視野、沉澱心靈的好地方!有空不妨來此走走吧!
《相關資訊》
寶藏巖國際藝術村:週二至週日 11:00 A.M. – 10:00 P.M.(周一休館)
台北市汀州路三段230巷14弄2號,Tel:02-2364-5313
http://www.artistvillage.org/?page_id=1098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rtthav